创 “毅” 空间:突破思维 · 拥抱变化

 

作者:拿督林恒毅

在这次新冠疫情期间,大家被关了好一段时间。在与友人聊天过程中,许多朋友希望我可以做一些脑力激荡的分享,让他们能突破思维,拥抱变化。

人有惯性思维,习惯从固定的角度来思考及观察人、事、物; 如果我们想突破思维,为自己做一些改变,我们必须敢于否定自己过去旧有的观念和经验。每个人有成功,也有失败的经验。新冠疫情爆发之后,许多事情都产生了变化,对旧有观念和经验带来挑战和考验。

最近看了一本书名为 “迷宫”, 作者是 Spencer Johnson,内容很值得深思。很多时候,我们把自己框住了。我们必须学习跳出自我设限的框框,建立新的思维。在旧有的地方不能让我们找到新的乳酪,旧有的观念会把我们关在牢里。我们必须时常检讨与分析我们的观念。有的观念会阻碍我们的发展;有的观念则像明灯一样引领我们勇往直前。

每个人都有自己思考的盲点,甚至会钻牛角尖。似懂非懂也是一般人的通病。很多人习惯安于现状,活在自己的舒适圈,不愿作出任何的改变。

疫情后的新常态:新经济模式

后新冠疫情时代,我们将进入一种新常态,但我们是否准备好跳出自己的舒适圈,改变思维,拥抱改变?

新零售 – 从原有的B2B, B2C 和C2C,进入到今天的F2C 直播平台,焦点在于去中间化,去中心化,让厂家直销,直接把商品销售到客户的手里。新零售模式让厂家把中间利润与客户直接摊分,把利益直接回馈给客户,同时也能让厂家直接了解客户的需求重点,解决客户的痛点,这是一种双赢的局面。

零接触的经济 – 现今的电子支付平台,线上采购与送货操作模式,都体现了零接触的经济。此外,同时这段时间大家都习惯了线上会议、讲座、甚至论坛等等。这将人与人直接接触的机率降到最低。我们不再需要从一个地点赶到下一个地点,省却了找停车位的烦恼和堵车的时间。这样反而能更有效运用时间,腾出很多空间,可以让大家思考,做事效率也能提升。所以改变是好还是坏呢?

宅经济的崛起 – 在行动管制期间,很多人已经习惯宅在家上网买货,带动宅经济的崛起。举个最简单的例子:在我居住的社区里,我们体验了团购带来的许多好处。从买肉、买鸡、买蛋、买菜, 甚至买釀豆腐等,供应商会给我们最好的服务,最好的品质,以及最好的价钱。因为他知道我们一个社区有几十名家人一起团购,如果有其中一家投诉,整个社区都会知道。

回归基本消费 – 在行动管制的这段时间,大家可能不会有心思购买任何奢侈品。大家最关心的,就是今天吃什么?早上一起来就想早餐吃什么?当用早餐时也烦着午餐吃什么?同样的事发生在晚餐时。我们的花费都环绕在日常消费品上。当然,我们必须为家里的“厨师”给一个赞,辛苦你们了。除此之外,新冠疫情也改变了我们出外打包的习惯。我们会选择便宜一点、份量少一点、简单一些的食物,反而家人更健康了。这是好事还是坏事?

减少群聚 – 疫情爆发以来,我们减少逛商场。就算要买日常用品,也直接了当到超市采购,买完即走,不会想逗留。商场的人流也明显少了,影响了商场的租金。这苦了许多零售业者,要挺过去实在不容易。但这同时又产生了另一个现象:社区性消费如街店,或直接联络店主的情况提高了。当然,聚餐、喝酒、开跁、或趴趴走全都减少了,甚至连麻将也打少了,也苦了我啊 !

疫情后的新思维:拥抱改变

现金为王 Cash is King – 不管你是富裕,还是贫穷,大家已经感受到现金的重要性,特别是B40群体的体会最为明显。在这里,我要特别感谢国家银行推出延后还债的措施- “国行万岁” 。当然,在这时刻大家也会在消费上特别谨慎,选择低调与保守的消费心态。我们正式进入了: 低利率的时代,低消费的时代,低投资的时代。

企业转型 – 这也是企业家们最关心的。大家都知道要转型,但问题是怎么转,如何转,转向哪里? 在经济不稳定的大环境下,我们改变不了世界,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改变自己。打个比喻,如果今天身处在升降机里,而我们不能控制这架升降机的上升与下降,但我们可以选择处於升降机里面的上端还是下端。当然我们也要学习突破思维。就如前面所提到的,我们必须自我提升,求生存,求进步,求发展。当问题发生时,我们必须先自我沉淀,临危不乱; 这是企业家的基本特征。提升自我的分析力,做好个人与企业的财务规划。同时我们也必须学习如何看清事情的本质与真相,才能做出应对的行动与策略。从心出发、重新出发。

最后让我们一起学习建立新的思维; 俗语说危机就是机会,但是没有准备的是危机,有准备的才是机会; 通则不痛,不通则痛。

面子书评论